科研星球

想活下去,割肉得快

进入2024年,资本寒冬没有如预期般转暖,甚至相反,二级市场正在加速崩塌。

在2024年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内,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加速暴跌,创下历史新低。

image001.jpg

Biotech行业由上而下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氛围,缺钱是一切的肇因,而二级市场的寒冷进入了滴水成冰阶段,意味着短期在二级市场融资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这对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Biotech无疑是灭顶之灾。

如何在漫长的寒冬活下去,已经取代管线研发,成为没有造血能力的Biotech们的最核心课题。

事实上,很多机警的Biotech早早就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并且做出了一系列漂亮的求生动作,其中一部分甚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4年1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和铂医药发布盈利预告,预期2023年将取得溢利约1800万美元,这是公司自公开上市以来首次取得年度净利润。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历程,和铂医药屡次因为“砍管线”、“卖工厂”等关键词而成为行业的热点。

以拥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全人源抗体平台技术著称的和铂医药,于2020年底登陆港股,最高峰时市值已经触及100亿港币,此后股最多时回调幅度超过90%,一度是港股18A的迷你市值Biotech之一。

2022年10月10日,和铂医药接连发布两项公告,宣布对旗下两大核心管线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的重大决策。

其中,基于观察到的疗效不足趋势,根据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建议,和铂医药决定终止特那西普的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

另一款核心管线巴托利单抗,被和铂医药以10亿元的总交易金额授权给石药集团的子公司恩必普,首付款1.5亿元。

至此,曾经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两个核心管线,一停一卖,和铂医药再无三期临床的管线在手,成为一家早期Biotech公司。

但是这只是和铂医药转型的开端。

2022年11月15日,和铂医药宣布,与药明生物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与设备转让给药明生物,价格1.46亿人民币。

砍掉管线,卖掉工厂之后,轻装上阵的和铂医药,高调转型CRO。

2022年11月,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其定位是"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大张旗鼓地开张CRO业务。

甫一成立,诺纳生物的大单就签到手软,覆盖了mRNA、抗体药物、ADC等多个热门领域。

2022年11月,诺纳生物与Moderna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达成对多个靶点序列的独家可再授权许可;根据双方协议,诺纳生物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同月,诺纳生物与Dragonfly Therapeutics签订合作协议,向Dragonfly Therapeutics提供HCAb技术使用权,并根据Dragonfly Therapeutics的需求针对指定靶点生成抗体产品。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和铂医药的生存状态蔚然改观:2022年底,和铂医药账上现金为1.72亿美元,截至2023年中报,账上现金增加至1.79亿美元,开源节流的效果立竿见影。

此次实现年度盈利,可以说和铂医药已经暂时告别了现金流枯竭的风险,领先大部分Biotech同行进入安全区。

类似和铂医药这样果断止损的,还有基石药业。

在2023年,基石药业对旗下的已上市管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转让:艾伏尼布的独家权利转让给施维雅公司,普拉替尼转让给艾力斯,PD-1授权给三生制药,等等。

而在更早的2022年11月,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也暂停生产及为生产服务的其他相关工作。

对于截至2023年中报,账上现金仅有10亿人民币左右的基石药业来说,这种割肉止损的动作,显得迫切而及时。

无论技术平台多么现金,无论管线多么有前景,在现金流明显无法支撑到胜利的那一刻的前提下,每一项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资产,都是有可能拖死企业的“绞肉机”,果断割肉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但是也有反例。

2022年,在大部分新冠疫苗研发商纷纷止损计提的时刻,某公司选择中止其他管线研发,"all in"新冠疫苗,甚至不惜举债经营。

随着疫情宣告结束,该公司目前账上现金15亿左右,但是流动负债高达23亿,负债总额30亿,岌岌可危。

糟糕的融资环境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对于Biotech来说,宏大叙事先放一放,保住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再说。


没有账号?